发表于2014-01-25|[复制链接,推荐给朋友]
0
2875
亚文化即次文化。次文化(subculture)是社会学中的名词,是指在某个较大的母文化中,拥有不同行为和信仰的较小文化或一群人,亦称为亚文化。次文化和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有意使自己的服装丶音乐或其他兴趣与众不同。这是百度百科给予亚文化的定义,当然各位看官显然想看到的不是这个(亚文化用语:尼玛,我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好,继续~
说到亚文化,不得不提最近很火的一个女汉子(这也是一种亚文化吧,哈哈),泡否科技的CEO马佳佳,一个见解独特,前沿个性的90后(都是90后,差距咋这么大捏),卖情趣用品你卖的这么牛逼,你家人还知道!据马佳佳在中欧商学院的一个分享,我稍微总结下:2009年的亚文化是反讽和恶搞,来源是星爷的无厘头电影,标志性人物是李宇春,网民对春哥是一种以负负得正的方式进行恶搞,与其说春哥红是因为他的个性,还不如说是互联网群体集体的功劳。2011到12年的亚文化是屌丝文化的出现,“屌丝”最初来自帝吧(李毅吧),其他比较火的词语还有“高富帅”,“矮丑穷”,“黑木耳”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baidu.还有就是同性恋文化,典型的就是风靡网络“捡肥皂”一词(不对,应该是一个场景)。此刻出现在脑海里第一个代表就是卷福和花生(为什么,人家是侦探片呀)~~~2013年是直白地揭露残酷事实的一年,代表事件“土豪跟我做朋友吧“,高潮是苹果 5s土豪金的出现,普罗大众对金钱,权利直白地,带有一丝丝自嘲味道的谄媚。那2014年的亚文化又会是什么呢?阿董大胆预测下会卖萌与自嘲。下面,我用高大上的信息图概要一下:
就像小米哥所讲的:要做出让年轻人热爱的产品,关键是要年轻人第一现场。年轻人现在消费的不是简单的功能,不是简单的品牌,他消费的是参与感。
互联网是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传播途径,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2014年做广告,尤其是面对30岁以下的群体,个人认为互联网是最佳最直接的途径,而微博,微信是最具有话题性的,也是最能体现年轻人参与感的载体,本人就是重度使用者。就拿微博为例,年轻人的亚文化在哪里体现?请看一个叫“小丑出品”的博主的某条微博:
在这条微博里的恶搞与同性话题简直就是亚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是就是这个最容易吸引年轻人,同样亚文化带有幽默与自嘲的特性,对热门事件进行或褒或贬的评价。最近的互联网思维不是很火嘛,利用互联网思维卖手机,搞青楼,办年会,啥都有,早已烂大街,阿董哥大胆的提出一个新的想法:亚文化思维:对传统思维的革命(可以是恶搞,但千万不能是教科书般的说教),揭露丶自嘲对象的优缺点(对象也可以是自身),让对象有参与感,亲切感(如果你是商家,对象就是消费者),这里杜蕾斯的官方微博就是个典型,恶搞,自嘲,与消费者互动,当然不排除他本身敏感的涉性特质。
不知大家还记得今年双十一的一个小插曲吗?微博上警察叔叔吐槽天猫内裤,天猫官方化危机为营销,让我们精彩回放一下:
官方摒弃正常地,说教般地解释,反而拿马云来恶搞,自嘲。其效果不言而喻,不仅化解了危机,而且另类地创造了营销点,天猫没有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以亲民的形象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让人觉得就算是天皇老子也会犯错,犯错了要承认,表硬撑,认错了就好。不对,你以为认错就可以了吗?再看看下面一条微博:
这条微博除了人民日报以外,我看是没人不吐槽了。(为什么就不用我说了)
看来要改变体制里的人思维方式还是任重道远呀!!!原因我也不多说了。
2014年,将亚文化思维融入到你所能想象到的领域里,解开束缚的裹脚布,大胆滴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