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博到底是什么?
微博是互联网内容的一种新的载体,它区别于网站、区别于媒体,它说穿了是一个发散性的内容发布平台,是一个被提炼出来的“小互联网世界”,注意是内容发布,不是信息发布。 而它遵从的是互联网的自主引导,互联网本身的特质被它更近一步的体现了出来,交互性、时效性、资源共享、快速传播、优质内容自主传播等等。所以,研究微博是快速了解互联网的捷径之一。
二:人有多面,微博里的你是哪一面?
关于你是哪种微生物,其实杜子健老师聊的不够深。微博体现的只是作为博主本人的一个面,一个想表现出来让众人所知的面,或者说愿意被围观的面!微博可以让自己的快乐得以分享,于是别人被你的快乐所感染,你会在羡慕嫉妒乃至祝福之中得到更多的快乐。而有些人悲伤时总拒绝熟悉人的安慰,因为那样会让自己失控,让自己觉得更加委屈,而陌生人的劝解却总是带着一点局外的冷静,这会让你心安。 无论喜或忧,其实只是你想表达的一面,而微博更是装的艺术,把你的一面无限的扩大化,虽然真我难寻,但我们无需自责。
三:如何在你随便中找方便?
互联网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表现在商业上更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微博是互联网的应用之一,自然免不了商业化的过程。微博是基于分享,分享必须有内容,本来内容是随便的,但为了获得商业价值,我们都在寻找更方便的方式。而这种方面的最直观体现就是如何做,我们的粉丝加的更快。
有些人开始把随便变成了积累,比如非常流行的笑话集、经典语录等等。有些人把随便变成了深度,比如行业观察,数据分析。有些人把随便变成了态度,比如网站微博,政府微博。有些人把随便变成了一种味道,比如微小说。把自己培养成一个领域的达人,这是方便的根本。
我拒绝在聊这种方便的时候谈更多的营销方式,那已经不是本质而是技巧了。如果一定要说一条,其实上周末的非你莫属,那个小MM一语道破天机,让全场的人都很尴尬。非你莫属上的脸孔其实和微博上一样,也是一个面。刷粉其实是最廉价且有效的方式,水军的力量也无比庞大,你知道,这种有效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糟。
四:微博的深度问题
其实早在一年前,我觉得微博会火,但是绝不会像现在这么火。因为我总觉得微博的140字实在无法把深度演绎。开始也的确是如此,但是我忽略了习惯的养成,当人慢慢把微博作为生活和工作不可抛弃的一部分时,聪明的我们总会想到一些变通的方式。
如果在最开始的时候,你让一些名V,把文章精心的调整字体大小,重新排版,截图或者让他人更精美的整理发到微博上,他们只会觉得是脱裤子放屁。因为一个导读加一个链接就可以做到。但是当微博越来越火,信息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不会为了你的一个点去跳转到另外一个网站。那么,导读的提炼和直接以图片形式展现自己的内容变的尤为重要。这其实只是我们解决微博深度问题的一种方式,但从不愿意麻烦到养成习惯的过程值得我们去思考。有了粘度,再谈深度,不是吗?(一个人的深度容易实现,互联网缺少的是更多有深度的应用。)
五:微博的答案在交互过程中越辩越明。
其实杜子建回避了我在前面写到的深度问题,因为哪怕我们再多变通,有些问题还是需要专业文献的才能解毒,甚至还需要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研究才能琢磨透。但是微博的答案是活的,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喜欢在微博里提问的关键。答案的“活”体现在他人的头脑风暴当中,你的问题原本只是想得到一个答案,不管你认可不认可。如果选择去翻阅资料,深度的去解图,一个小问题扩散到最后又会与一堆哲学、伦理挂钩,那些早已不是你开始想要的。
而微博解决了这个问题,微博上的问题更像是有了命题的辩论会,双方选好了黑白就不会轻易去辨,你成为了判官,由你去约束他们的思维围绕着你的问题,而真理越辩越明。这种脑力激荡的结果是你得到了你想要的问题答案,至于参与的人得到了什么,由他们自己再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