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东一季度营收3011亿元 同比增长15.8%
京东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加1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经营利润为105亿元,去年同期为77亿元,经营利润率为3.5%,去年同期为3.0%;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去年同期为71亿元,净利润率为3.6%,去年同期为2.7%;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去年同期为89亿元,净利润率为4.2%,去年同期为3.4%;每股美国存托股摊薄收益为7.19元,去年同期为4.53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每股美国存托股摊薄收益为8.41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65元。
2、京东回应外卖业务中期目标
在京东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被问及外卖业务的中期目标时,京东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在现阶段京东更关注用户和商家体验,当然公司也关注业务规模和ROI。她表示,外卖业务可以和京东现有的核心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价值,京东的目标是在中长期进一步提升京东整体生态的协同效应和运营能力,为长期的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3、Shopee菲律宾将终止快速发货项目
Shopee菲律宾本土店最新公告显示,平台将于2025年7月1日正式终止快速发货项目,同时符合资格卖家享有的1%佣金折扣也将同步取消。
4、中美贸易缓和,Shein和Temu迎来补货 “黄金期”
出海网5月13日消息,中美近期达成临时削减关税协议,虽未恢复针对中国电商包裹的 “最低申报价值免税” 政策,但为 Shein 和 Temu 等在线零售商争取到调整业务的宝贵窗口期。
此前,特朗普政府于 5 月 2 日终止 “最低申报价值免税” 政策,该政策曾允许价值低于 800 美元的中国和香港发往美国的网购包裹免征关税,Shein 和 Temu 借此迅速走红美国市场。政策取消后,中国商品面临高达 145% 的关税,严重冲击了它们的低价商业模式,两家企业削减在美广告支出并转向欧洲市场。
此次关税从 145% 临时下调至 30%,贸易专家认为,Shein 和 Temu 会抓住这 90 天缓冲期,通过海运集装箱批量发货补充美国仓储库存,应对未来可能的加税。同时,它们还会根据商品价格,灵活选择直邮或集运模式。目前,Temu 已在调整商业模式,从 “工厂直邮” 转向 “本地卖家销售” 。此外,这一贸易缓和也可能让亚马逊部分第三方卖家在假日购物季前从中国加快订货,但商家参与情况仍不明朗。
5、Temu将全面升级平台商品质量管控体系
Temu宣布与国际检测巨头Eurofins达成战略合作,全面升级平台商品质量管控体系。Eurofins将对服饰、珠宝、玩具、电器等类目实施独立安全检测,确保符合CPC儿童产品认证、GCC成人服饰合规及RoHS电磁标准等法规要求,并为新入驻商家提供一站式认证服务。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联系信息:
甩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