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网购平台,还是外卖网站,评价都是互联网经营者信誉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评估商家、商品“靠谱度”的重要依据,正是因为重要,一些不法分子把“差评”当成了“商机”。
近日,一个由7名90后组成的差评师团伙,在被深圳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7个月至2年不等的刑期后,又被阿里发起民事诉讼追杀,法院最终判决,该差评师团伙赔偿阿里经济损失8万余元、合理支出4万余元。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阿里之所以在该团伙领刑之后又以民事诉讼“追杀三千里”,目的就是要不惜代价提高作恶者的违法成本,为商家和消费者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好人一路绿灯,让坏人寸步难行。
杭州互联网法院判决7名差评师共赔偿阿里经济损失8万余元、合理支出4万余元。
90后差评师团伙深圳落网
2017年3月,淘宝店主童某看到,他店铺内的鲜有差评的一个“爆款”电脑主机,收到了一条有些奇怪的差评:“我店铺内所有的商品都有3C认证、进货发票,保质保真,但这条差评费了很大功夫写了400多字,非要说我的产品有质量问题。”
让童某纳闷的是,无论是提出退款退货,还是让对方凭票报销维修费用等各种解决方案,买家都不接受。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差评师了。果然,在一番沟通后,对方提出索要8888元“补偿”,还不退还电脑。
考虑到被“差评”的是店里的“爆款”,怕差评对销量有影响,无奈之下,童某选择息事宁人。谁知,后面“套路”重重,他的网店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一条类似差评,并以此为要挟让童某给“补偿”。童某发现,有几次给出差评的买家使用的是同一手机号,买家昵称也高度相似。
“背后肯定是同一拨人。”不堪忍受差评骚扰的童某选择报警。他将信息反馈至在阿里平台后,在平台协助下,深圳龙华警方展开侦查,最终抓获了曾某等7名利用差评敲诈勒索商家的犯罪嫌疑人,并查明该差评师团伙自2017年3月开始,利用同样的方法敲诈勒索了多名经营电脑配件的商家,童某只是受害人之一。
据警方介绍,与传统的案件相比,不法分子利用恶意差评来敲诈,手法趋于职业化,也更加隐蔽。值得注意的是,这7名差评师都是90后,最大的不过1991年出生,最小的才刚满20岁。
阿里巴巴高级安全专家临阁表示:“商家在遭遇恶意差评时,不要认为花钱私了就能息事宁人,遇到恶意差评,要第一时间妥善留存证据,主动向平台和公安机关举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阿里诉差评师胜诉获赔13万元
2018年6月,深圳龙华法院对这一差评师团伙进行了刑事判决。法院经审理后认定,7名犯罪嫌疑人故意以差评相威胁,对网店店主多次实施敲诈勒索,判决这7人敲诈勒索罪成立,有期徒刑七个月至两年不等、并处罚金。
随后,阿里巴巴又将获刑的7人诉至法院,向该差评师团伙索赔70万元。今年3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被告的恶意差评行为给平台评价体系注入了虚假评价数据……扰乱了平台正常经营秩序,损害平台长期经营打造的电子商务营商环境,判决被告共计赔偿阿里经济损失8万余元,律师费等合理支出4万余元。
实际上,这不是阿里第一次向侵扰商家的差评师“宣战”。近年来,阿里不断完善平台治理机制,升级评价规则,并开发赋能工具帮助在遭遇恶意差评师有效地进行投诉和举报。
另据阿里方面透露,自2017年开展打击恶意行为专项行动以来,阿里已经配合多地公安机关破获20余起利用恶意差评对商家进行敲诈的案件。今年1月17日,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诉差评师的“一元官司”迎来了一审判决:江苏海门市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杜某等三名差评师共同赔偿淘宝损失1元、合理支出2万元。
“阿里始终坚持协同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不遗余力地打击像差评师这样严重扰乱网络营商环境的恶意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让作恶者不敢作恶,更要让消费者放心买,商家安心卖的营商环境落到实处。”郑俊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