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江湖,若顺丰称第二,怕无人敢称第一。
创立 23年,顺丰少有依靠外界,多是自食其力,迈过资金难关。但面临利润微薄,前有劲敌、后有新秀,行业之火燃烧至资本市场的江湖之争,顺丰也逃不过资本的魔力,向资本市场 “折腰”。
继申通、圆通分别借壳艾迪西、大杨创世,曲线抢占 A 股市场席位后,坚持不圈钱的顺丰,也按耐不住,宣布拥抱资本市场。2月18日,顺丰发布的上市辅导公告称,顺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接受上市辅导。
而行业对此翘首以待,王卫与顺丰的 “身价” 无疑将水涨船高。行业估计,若上市后,顺丰估值或达千亿元级别,而持股约达 75%的王卫,恐将超过李彦宏、许家印等知名富豪,入列中国千亿富豪榜之列。
但是就在 5年前,王卫还曾信誓旦旦,不上市。彼时,王卫为何能够如此自信?顺丰又为何少有引入外部投资?
靠自己养大自己,不容易
2011年谈及是否上市时,王卫的原话是,“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顺丰成立于 1993年,如今已是家喻户晓,备受用户信赖的快递领军企业。截至目前,顺丰已拥有近 34 万名员工,1.6 万台运输车辆、19 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内地,以及 12260 多个营业网点。2014年顺丰营业额达到 406 亿元,市场占有率已超 20%。
在 2002年之前,顺丰严格地把旗下所有业务控制在华南范围以内。2004年底,顺丰才设立市场部门,进入快速发展期。两年后,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国内 20 多个省及直辖市,101 个地级市。除了自身盈利所提供的资金支持,银行借贷成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港媒曾报道,伴随着顺丰版图的持续扩张,自 2004年起,王卫先后 9 次将物业或商展抵押给银行,以此获得现金到国内开设网点。2005年更是将整间公司按揭给中银,只为了获取 420 万元的金额,待获得利润后再将物业赎回。
搭乘互联网之风,快递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成为值得投资的价值洼地。2004年顺丰的销售额达到 13 亿元;201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 120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 50%,利润率 30%;2013年,顺丰年净利润约 12 亿人民币;2014年营业额超过 400 亿元。事实上,国内外商界、投资界早就对顺丰 “垂涎已久”。坊间早就有传闻,早在 2004年,国际巨头联邦快递曾希望以 40-50 亿元的价格收购顺丰,但是被王卫拒绝了。顺丰更是被诸多 PE、VC 所 “追求”。在《创业家》2011年发表的《寻找顺丰创始人王卫:低调到神秘的快递巨头》一文中曾有这样的描述:一位咨询公司的董事长甚至透露说,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投资商曾经找到他,希望他能够撮合注资顺丰的交易,一旦成交,将付给他 1000 万美元的佣金。
顺丰官方微博曾于 2012年9月公开承认,“一直以来都有资本找顺丰洽谈,但顺丰并未与任何资本签订任何协议。”
自 1993年至 2013年,二十年之间,顺丰的崛起与发展,资金源自于自身的盈利和银行借贷,因此业内有这样一句话 “顺丰不差钱。” 事实上,这也和王卫的经营策略有关。顺丰走的是轻资产路线,而其所挣得钱均投入信息系统、运转设备和服务中心。
但公司的经营自 2013年开始有了明显变化,这家快递公司开始向重资产转型。2013年三大战略投资机构进驻顺丰,一时成为媒体、行业炒作的焦点。当时,顺丰出让 25%的股权给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和中信资本,此三大投资机构按照 25 倍的市盈率,共出资 80 亿元。
彼时,顺丰引入三大投资者的原因是,企业需要快速扩张。“过去中转场多是我们租来的,” 顺丰副总裁王立顺在 2013年8月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坦言,土地集约化的要求令顺丰的租金成本越来越高,而自购却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这些重资产的掌握,有钱就能发展得快一点,没钱就要落后了。” 除了用于购置土地扩张中转场和航空枢纽,融资还将用于采购自动化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事实上,2013年所投的 80 亿元用来继续巩固并拓展顺丰核心资源,如信息系统、中转环节(场地、设备、车辆和运力)、航空枢纽、电商、物流仓储设施等。
值得一提的是,王卫之所以选择上述三大投资商,是因为他一度强调说:“他们不逼着我上市。” 按照王立顺的解释,是基于双方对业务的理解、未来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方面的共识,以及是否有助于顺丰充分发挥在服务、管理、渠道、研发等综合布局的优势。可以看出,对于顺丰,三大投资商是基于业务合作的战略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