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跨国扯皮”
实际上,国内的电商巨头也已经瞄准了俄罗斯这个市场,包括了自营B2C模式的京东俄语站和阿里巴巴旗下的速卖通,后者实际上就是国际版淘宝,其最大的市场也就是俄罗斯。TOBOX和它的区别在于,速卖通都是中国卖家,而他们则是本地卖家。
在冯霖看来,这一模式无疑会遭遇一些问题:文化差异——中国卖家和外国买家沟通不清晰、商品描述不准确、物流时间长(一般35天~45天)、无法提供售后。“大家都在拼速度,他们在本地也开始和我们抢网红资源了。不过目前来看不是很好抢。”冯霖说,对于在中国的电商来说,获取境外卖家资源是最难的,成本也高,而他们的打法是先把国外的网红卖家聚集到平台上,未来集中提供供应链,或者找合作伙伴公司直接给这些卖家提供服务。
实际上,一些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也已经和不少家俄罗斯本地的公司进行招商,对于它们来说,推本地个人卖家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在本地买卖双方之间做交易担保,而这需要俄罗斯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冯霖告诉记者,盒子科技已经取得了俄罗斯央行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也是第一家获取俄罗斯金融支付资质的外资企业,未来他们会再次申请发卡权。
除了把守着支付这个关卡以外,盒子科技的团队构成也更为“本地化”。
冯霖告诉记者,公司60个人中,只有他一人是中国人,其他全都是外国面孔,且大多数是来自于俄罗斯的“BAT”——yandex.ru(类似于中国的百度)、mail.ru(类似于中国的百度+新浪)、vk.com(类似于中国的微博+微信)、QIWI.ru(类似于中国的支付宝)、亚马逊等。
“现在阿里、京东都在俄罗斯市场厮杀,我们不是很担心,因为它们的本地执行力、决策速度没有我们快。”冯霖说。
在他看来,对于中国的跨国企业来说,两个国家的团队在协同作战时,经常会因为文化、语言上的差异让执行变得缓慢,甚至会产生“跨国扯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盒子科技在将来会找中国团队来整合前端的供应链资源和物流,让俄罗斯卖家能直接通过一套采销系统向中国厂家采购商品,他们来解决物流清关的问题。
根据冯霖的设想,他们会通过选择直营等合作方式来加大供应链,合作伙伴要具有国际化思维、能保证商品质量、能在海外为全球卖家提供售后服务。“把俄罗斯攻下来后,我自己带团队去巴西,在那里打下一个市场。要打国际市场在中国隔着岸的力度不够,还是带着团队住在那个国家比较靠谱。”冯霖说。
提到这个模式,Ksenia表示:“中国证明了经济可以多么有效率。”